盲人摸象网

平顺的“天路”和虹霓古村

平顺的“天路”和虹霓古村

平顺的天路天路和虹霓古村


原林/文


早就听说山西平顺在前年修建了一条很靓的“天路”(旅游公路),心里痒痒的平顺就想去体验一把,看看与“草原天路”有何不同。虹霓于是古村在8月中旬的某一天我便驱车一探,亲身感受了一下太行山上这条“天路”的天路蜿蜒旅程。


早饭后,与亲戚相约而行。虹霓我们驱车从平顺县城出发,古村在途经老马岭村后不久,天路一条朱红色的平顺旅游公路映入我们的眼帘,顿时让我们精神振奋了起来,虹霓这条红色的古村旅游公路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太行山间。开车沿红色“天路”而行,天路我们的平顺车犹如一叶小舟一般随着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在太行山间飘荡。远远望去,虹霓平顺天路,犹如一条红色巨龙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太行山间。行驶在红色的平顺“天路”间,陡坡急弯比比皆是,真是让一些习惯在都市和平川开车的司机颇有些“汗颜”,有些提心吊胆的心虚感。内侧是高高的石壁,外侧是深深的悬崖。一路陡坡急弯连连,时而盘旋而上,时而飘顺而下,让人惊而又险,起起落落,沿途之中又不时有几处雅致的观景台供游人休愜并览望太行山景致;与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天路”有所不同的是,“草原天路”路途平缓,无险可顾,沿路两旁皆都是小丘与草地,头顶之上天阔云淡,让人身心惬悦。而平顺“天路”则一路都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山路曲折蜿蜒,时陡时险,大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沟,时而从山顶盘旋而下,时而从山底攀升山顶,山路十八弯是不足为怪,山峰交错,眼前的景色错落有致,山石与树木、花草交织、郁郁葱葱,别有特色,让我们真正领略到醉美的太行山风光……。




中午时分,领略完“天路”美景之后,在亲戚的指点之下我们又驱车赶往位于平顺虹梯关乡的虹霓古村游览。沿途穿越了陡峭的挂壁公路和险峻的太行大峡谷之后,终于来到了青山绿水,四面环山,与河南林州相毗邻的千年古村——虹霓村。


虹霓村是一个千年古村,位于平顺县东南一隅之虹梯关乡,被人称为悬崖上的古村落。据记载:虹霓村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文化历史悠久。单就虹霓河流传的民间故事有:殷商时黄飞虎闯关、两汉时期的王莽赶刘秀、隋唐时期程咬金和秦琼虹霓关上大战新文理,唐末黄巢起义等,这些传说故事都足以说明虹霓村的悠久历史。在虹霓村大约两公里处就是山西著名八大古关之一的虹梯关,虹梯关扼守虹梯古道咽喉,山势险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虹霓村的老房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顶,取石头垒墙壁,穿过曲曲直直的小巷,两侧有许多老旧式民居,石街、石墙、石屋、石瓦,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一条清澈的虹霓河穿村而过,在村东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虹霓瀑布,为古村增添了一抹靓丽的景色。


在虹霓古村里至今还遗留着古老的土地庙和关帝庙。最负盛名的古迹莫过于“明惠大师塔”了。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平顺县志》记载:“此地原有一座寺院名“海会院”,明惠大师曾是主持该院的高僧。海会院已不存,塔是明惠大师的灵骨舍利塔。塔基东西4.79米,南北4.79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方形单层亭阁式石塔,通高9米。塔基石砌方形,上置须弥座,束腰部分每面各雕四个壶门,内雕石狮。”此五代原构方形石塔为我国现存石塔所仅有,现保存基本完好,被《中国古代建筑史》引为典范之作。2001年,“明惠大师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虹霓古村人文历史较为厚重,传统文化传承相对到位,是享誉三晋的自然风光村落、传统古村落,也是太行山间一张炫丽的“平顺名片”。

作者最后要提醒一下各位前往平顺旅游的人士,一定要在出发前,检查好您所驾车辆的刹车系统哦。祝大家游玩愉快!


作者简介:原林,1977年出生于山西雁北浑源,民盟盟员,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山西分院副院长。爱好较为广泛,对收藏与文玩鉴赏和紫砂工艺制作颇有专研。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师从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许若军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盲人摸象网 » 平顺的“天路”和虹霓古村